“兩會”,一年一度,每年不過一個星期,有多少期待就有多少責任。提起“兩會”,公眾固然很容易將記憶鎖定于,那些高調質詢的議政場景。但其實人們頭腦中定格的不光是“激烈炮轟”的姿態,更多的是將注意力集中在“硝煙”散盡后,裸露出的極富質地的公共議題和著眼關鍵詞上。
十二五規劃
政府工作報告描繪了“十二五”時期我省的發展藍圖,代表們就如何進一步完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紛紛獻計獻策。
楊根貴代表就政府工作報告和“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如下建議:一是要加大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實行一礦(廠)帶一村,由政府出臺政策,統一協調,支持當地農村、農業發展。二是要抓住建設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重大機遇,加快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堅持先行先試,創新體制機制,創造寬松環境,吸引有本事、能創業的人才來山西發展,吸引大企業有實力的企業家來山西投資。三是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特別是對義務教育要加大投入,采取積極的對策和措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蘆為民、曹國剛代表建議,“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在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篇章中,應加入支持民主黨派依照法律和章程開展工作的內容,以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城中村改造
城中村改造事關我省城鎮化建設,事關農民群眾切身利益,成為代表們討論的熱點話題。
省人大代表田學躍認為,城中村改造難,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政府沒有統一的賠償標準。比如,太原市的城中村改造目標效果不佳,一是缺乏統一的規劃,或規劃經常變更;二是不能執行統一的補償標準;三是政策執行過程缺乏監督,容易走樣。為此,田學躍建議,一是盡快制定好統一的賠償標準;二是必須做細做實前期動員工作,了解老百姓的不同利益訴求,搞好宣傳,細化補償方案,不能蠻干;三是重視城中村的重大安全隱患。
代表張會林說,有的城中村匆忙把地賣給房地產開發商,開發商享受了好多優惠政策,樓房建好后部分給了農民,其它一賣了之,拿錢走人。關鍵是這中間沒有科學規劃,等到統一規劃改造時,既成的開發反而可能成了阻力和障礙。所以,城中村改造必須規劃先行,防止短視行為。
代表史潤金說,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代表,對城中村村民的生活現狀感到擔憂。特別是城中村自建房,沒有規劃亂蓋亂建,租房人員混雜,垃圾隨處傾倒,沒有消防通道,電線、網線亂搭亂接等一系列混亂現狀,應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視。建議及時對城中村進行改造,解決村民的社會保障問題。
保障性住房
近年來,我省非常重視保障性住房建設,圍繞這項民生工程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不斷完善各項制度規定,相繼成立了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為保障性住房建設提供了制度和組織保證。同時,加大了建設保障性住房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為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但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設在資金管理和使用方面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已成為我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的薄弱環節,這一問題已引起了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參會的委員們呼吁,應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加以解決,從而不斷提高我省社會保障水平。
政協委員黃華為認為,目前我省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土地使用手續不完善,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進度較慢,部分保障性住房項目財政配套資金未及時到位,保障性住房相關政策尚未完全落實,企業自籌資金財務列支渠道不明確,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存在部分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積超標而且滯留各種稅款,擠占項目建設資金。同時,棚戶區改造項目室外配套設施不完善。
為此,委員們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加大籌措保障性住房建設資金力度,采取多種措施落實保障性住房房源,加強保障性住房專項資金監管,積極探索創新保障性住房新舉措,盡快出臺相關規章制度,規范企業出資列支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