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產品名稱蔬菜湯速溶新版
品牌 天利包裝規格10克X30包/盒 40盒/箱 批準文號蘇衛食證字2007第320321-010129 執行標準Q/320321SFXI02-2008生產許可證QS3203 1601 0216
蔬菜養生保健法的主要原理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祖國醫學博大精深,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健康和諧社會不斷深入人心,人們對飲食提出的更高水平的要求,功能性食品成為飲食文化中的新寵,祖國傳統醫學養生保健理論也因此而再度煥發青春。我們運用中醫藥的飲食養生理論,結合現代膳食營養學,立足于現代人的疾病譜,發展創立了蔬菜養生保健法及相關理論,并以此理論針對現代常見疾病及亞健康人群,研制開發了系列蔬菜功能產品。
五行蔬菜湯是運用祖國醫學“五行生克制化”理論,將青色入肝的白蘿卜葉,五行屬木,主生發;紅色入心的胡蘿卜,五行屬火,主長養;黃色入脾的牛蒡,五行屬土,主化生; 白色入肺的白蘿卜,五行屬金,主收斂;黑色入腎的香菇,五行屬水,主封藏。以君、臣、佐、使之法科學配伍,培植人體五臟六腑氣血生化,通過相生相克完成人體臟腑制化關系,建立人體穩態平衡內環境,從而達到祛病保健、延年益壽的目的。牛蒡酒具有行氣活血,舒筋活絡,養胃潤腸,益腎安神的功效;牛蒡茶能補腎強精,清心提神,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排出體內毒素,補充營養,調節人體營養平衡,達到“以蔬養生”的效果。
《黃帝內經》里就非常清楚地提出“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樸素的膳食營養學概念!拔宀藶槌洹辈⒉粌H僅是為吃飽,而是包含了先賢對蔬菜保健功能的理解。結合古今研究結果,蔬菜養生保健法的主要原理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營養作用
蔬菜是人們攝取營養的重要途徑之一。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指出:“菜之于人,補非小也!笔卟藸I養豐富,含有人體必須的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等,是人體所需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維生素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一類有機化合物,它參與人體中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調節物質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維持生理功能,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
維生素A能夠促進人體生長發育,維持粘膜及上皮組織的正常功能,同時又是合成視網膜視紫質的重要成分。蔬菜中含有的“β-胡蘿卜素”豐富并且轉化率最高,在人體內每分子的β-胡蘿卜素可以生成兩分子的維生素A。經常食用富含β-胡蘿卜素的蔬菜能夠促進生長發育,預防干眼病、夜盲癥,還能起到美容、潤膚、嫩膚的作用。
維生素B對碳水化合物的的代謝極為重要,缺乏維生素B就會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便秘、肌肉疼痛、麻痹、下肢癱瘓,還有眾所周知的腳氣病等。
維生素C參與體內多種物質的生物轉化,如膠原合成,膽固醇的轉化,以及調節神經活動的兒茶酚胺和5—羥色胺,并有促進藥物、毒物代謝轉化,增強解毒作用。維生素C還具有美容效果,夏天曬太陽易引起皮膚出現黑色素沉著的“斑”點,維生素C具有抑制黑斑生成的作用。由于人體自身代謝中不能產生維生素,必須靠食物來供給,所以蔬菜就是人體所需維生素的主要來源。
(2)排毒作用
《本草綱目》“菜部”前言中曰:“五菜為充,所以輔佐谷氣,疏通壅滯也!辈诉@個字就是采草,神農嘗百草并不是為了找藥,而是為了尋找食物,“草能食者為蔬”,不能吃的就是草,有藥效的則叫草藥。而之所以叫“蔬菜”,則如楊恒《六書統》謂:“蔬,從草從疏。疏,通也,通飲食也”?梢姽湃艘蚜私馐卟司哂小笆柰ㄛ諟敝。漢代王充在《論衡》中稱:“欲得長生,腸中當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指出“糞毒”對健康的危害。攝入體內的食物在腸道經細菌發酵分解的產物含許多有毒物質(如醛類、酮類、吲哚、氨、過氧化物等),若被腸道重新吸收,就會危害健康,影響正常的免疫功能。而蔬菜是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食物纖維就是食物中各種營養成分被吸收后所剩下的渣滓,即粗纖維,對人體健康有很大作用。它可使人們腸胃中食物變成疏松狀態,增加與消化液的接觸面,容易消化。還能促進腸道蠕動,使食物殘渣和有害的代謝物質順利排出體外。
(3)調節酸堿平衡
人體體液酸堿平衡是人體的三大平衡之一(體溫平衡、營養平衡、體液酸堿平衡)。占體重70%的人體體液有一定的酸堿度,并在較窄的范圍內保持穩定,這種酸堿平衡是維持人體生命的重要基礎。健康人體內環境的pH值保持在7.35—7.45的范圍內,只有當體液呈這種弱堿性時,身體的免疫力才最強,不易患病。人體會利用最自然的方法,就是以肺臟、腎臟及皮膚來平衡酸性體液至標準的微堿水平。如果這一平衡一旦打破,體液酸性偏高,就會影響生命的正;顒有,并導致各種疾病。據調查,70%的疾病都發生在酸性體質的人身上,而85%的痛風、高血壓、癌癥、高血脂患者,都是酸性體質。因此,醫學專家提出人體的酸性化是“百病之源”。而當食物被人體消化及代謝,體液會因食物的酸堿性而被影響,因而每日的飲食是影響體液酸堿度的重要因素。從食品的性能來看,動物性食品多呈酸性,植物性食品多呈堿性。水果及蔬菜中的葉綠素及鈣、磷、鐵、鉀等礦物質,均能協助平衡體內的pH值。礦物質在人體內產生鹽基,可以中和米、面、 肉、魚等食品所產生的酸素。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抗衡酸性體液的天然系統,操作效率就會降低,體液在愈來愈偏向酸性時,五臟六腑就會經常過度操勞,健康就會每況愈下。這個時候,人體自動轉向骨髓和肌肉吸取堿性的礦物質如鈣、鎂或鉀等來平衡酸性體液。這種向身體其他部份借用礦物質的情形,會弱化人體骨骼及肌肉組織的正常運作,進而引發關節炎等系列健康問題。因此,隨著年齡的增長,要享有健康的生活,就必須常常選擇能夠中和酸性體液的食物,逐漸減少飲食結構中動物性食品,而相應增加植物性食品,確保體液處在正常的pH值。
由此可見蔬菜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重要食物,是人類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的重要來源,而且能刺激食欲,調節體內酸堿平衡,促進腸的蠕動而達到排毒之效?傊,蔬菜對于人體的血液循環、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都有調節功能,因而在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和增進健康方面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蔬菜品種繁多,價廉物美。 由于種類品種不同,所含營養成分不一。只有合理選擇調配,才能滿足人體所需的各類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成分, 以利身體健康。而中華民族應用飲食養生保健的歷史淵遠流長,在《山海經·修務訓》中就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生動地反映了古人如何尋找食物的壯麗史實。
